洗耳,且听松风——在双桥
大山坞里,红叶、芒花开得最盛。芒花逗留世间的辰光很短暂,枯萎,即是它的哀与荣。秋日艳阳把当天最美的余晖,涂在了芒花身上,风来,花枝乱颤,不胜娇羞?;埔段煲杜醭?,万叶争秋,千山欢畅。
在双桥,你可以做的若干件事儿:1.找个细雨蒙蒙的天气,在山野里闲步;2.在双桥起个大早,感受静静的清晨;3.泡壶绿茶,临溪发呆;4.听村里老人讲一个民间传说;5.吃一顿双桥土鸡煲;6.跑乡邮所寄几张明信片给亲朋好友;7.记住在双桥一个故事;8.爬一次大山、或骑行山林村道;……
“在双桥”洋家乐有地暖、有壁炉、有躺床上看星空的天窗,有酒吧、有私人书房,有家常饭,有文艺小清新格调,还有露天电影、篝火、徒步爬山、骑行、采摘等活动等你来体验。
“在双桥”的女主人Ada,这个毕业后就在一线城市工作的职场白领,连家庭装修都没有做过,却义无反顾地斩断了退路,在莫干山里蛰伏。
Ada最后把她的民宿选址在了莫干山麓,一个叫双桥的自然山村里。耗时十个月时间,2栋破败的普通民房变成了小资情调的洋家乐。野逸的茅草屋、古朴的石头房、参天的银杏老树,构成“在双桥”洋家乐独特的乡村山居标签。天晴,晒晒太阳;雨天,喝茶读书,淅淅沥沥间享受最悠闲慢生活情调!
随意走走,院子内外充盈精致的生活气息:房内所有家具软饰都是手工作品,简单温润的木头直接搭拼出卧床、茶几、梳妆台。仔细一瞧,设计细节与创意灵感不经意演绎在了舒服的材质和触感上。打开灯,显现竹木的灵魂,抚摸桌子椅子,感受到了家的温度。
“在双桥”最惬意的居住体验,便是租一间带天窗的屋子,快乐地爬上木楼梯,躺下身来,透过天窗,数夜空里的星星。
“我们应该在太阳底下,牵着爱的人和狗,度过这一生?!闭钦饩涫ザ薃da的内心,“我知道我想要的生活,它不在举目四望都是人却倍感无力和孤独的办公室里。直到一个深秋的黄昏,我沿着溪水逆流而上,一片金黄的田野连接碧绿的山谷,展现出一幅宏阔的山水田园景观,两株五百年的古银杏在秋日里洒落熠熠金光。树的旁边,就是一个小村庄?!?/font>
晚饭是家常的农家菜肴,还是女主人请当地阿姨用土柴灶烧出来的,用料与口味算不上最上乘,但优点是原生态,土鸡蛋、鲜冬笋、小青菜味道做得蛮地道的,还有专门为我们准备的油炸小饼,因为香喷喷好吃,变得十分抢手。坐在屋里的落地窗前,简简单单吃这么一餐便饭,某种程度上,与星级酒店的自助晚餐相宜,却也显得怡然自得。
晚饭后,自行将碗筷送入厨房,便可随意溜达起来。这是一个三层且并不规则的小洋楼,具体建于哪一年?由谁建造?也没去细细考究。不过,稍有些老旧的木楼梯和楼板,每踏一步,就带着一丝声响。每一个转角处,都被主人用各种风格的装饰品精心点缀过,有诗意雅韵的墙上装饰画,也有老旧竹木家具。
清晨醒来,山里的天光特别亮堂,推门出走廊,一眼望见楼下花园,一只叫阿咪的阿拉斯加犬和邻居家的小土狗在枫树下窃窃私语,两只鸭子很绅士地从它们身边摇摆晃过,一头扑进旁边的小溪涧。
草木知己,巨树前身,若有轮回,她渴望回到自己的最初,返照幽谷,来世就生做一株寂然自寂的小草,一岁一枯荣,更时时扫过幽影大地。光阴仿佛一波来了,一波去了……
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
作者:周江鸿(文)徐敏曙(摄)